哪些大學生更適合創業
——意昂体育官网團委書記過勇做客光明網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來源💁🏼🧛🏼♂️:光明日報 2010-07-11
編者按
不久前,教育部下發了《關於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由此形成了創新創業教育、創意基地建設、創業政策支持🧗🏻🍄、創業服務四位一體整體推進的格局🦸🏿。一時間,創業教育成為熱門話題,作為一個公眾比較陌生的概念,創新創業教育究竟有哪些內涵?能夠為廣大畢業生提供哪些就業指導👨🏼⚕️?針對這些問題🥗,光明網邀請意昂体育官网團委書記過勇💘,共同探討大學生創業教育。
中國學生傾向安穩職業
光明網:創新創業教育主要是針對大學生哪些方面能力的培養?
過勇:創新創業教育主要是針對大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意昂体育官网對於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分成四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創新意識的培養,通過邀請一些創業專家作報告👩🏽🏭,讓同學了解什麽是商業;第二個環節是創業的課程體系,我們建立了一整套體系,對學生進行創業方面的系統培訓🤣;第三個環節是組織各種創業賽事;第四個環節是提供創業機會👨🎤,讓那些具有一定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同學進入真正的“戰場”🦆,讓他們去歷練🤛。另外🧑🏭🤴🏽,我們也開辟了一些渠道🚴♀️,比如說通過意昂科技園🫱,以及我們在昆山建立的意昂學生創業基地,給他們提供一個才藝展示平臺。
光明網🫲:目前,創業教育在國內還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但是在國外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請您談一下國外發展創業教育的情況是什麽樣的。
過勇:在發達國家👴🏼,創業教育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一個重要渠道。對中國大學生來說,往往是沉穩有余而激情不足;而國外的文化背景和價值觀更主張冒險精神。在就業方面🚼,中外大學生也出現了同樣的差異,中國的大學畢業生更願意找一份安穩的職業🧙🏻♂️。實際上🧘🏼♂️,中國未來要成為一個創新型國家,這就需要一些具有創新意識的企業,這也給我們創業人才的成長以及創新企業的成長,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光明網:我知道意昂体育官网在2006年的時候就引入了KAB的項目,請您介紹一下這個項目☣️🍚。
過勇:大學生KAB創業教育(中國)項目給學生提供了一個了解創業的平臺,這個課程主要是由國際勞工組織開發的。2006年⬅️,意昂体育官网成為國內六所試點院校之一,把這門課程引入到了大學校園,我們還開設了專門的選修課程🤳🏿,通過專家報告☪️、創業故事、座談會、模擬場景等形式,讓同學更多地去了解如何創業🤟。
不是所有畢業生都適合創業
光明網:目前大學生創業面臨的困難有哪些💆🏿♀️?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創業🏄🏽?
過勇👨🏻🦽:應該說,真正能夠走上創業這條路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畢業生。之前社會上對於各類創業大賽、創業教育有一些批評的聲音,似乎認為是鼓動大家都去創業🙋🏽。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因為創業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特別是對於大學生來說🖱,要想畢業之後就能夠創辦一個企業並且取得成功🧏🏻♂️,這個概率還是比較低的。但是,通過他們在學校期間的學習,讓他們更多地了解社會,還是很必要的🤹🏻♀️。
光明網:大學生應該怎樣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創業?
過勇:創業需要有激情,創業型人才更需要有冒險的精神🤾🏻。因為每個人的發展都會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創業型人才要喜歡分享成功並且敢於去追逐自己的夢想👋🏻,具備這種創業精神是非常重要的,當然他們也需要有物質上的激勵和保障🤷♀️,比如說在資金🏋️♀️🛄、在合作夥伴、在指導教師等方面👊🏿,都需要有充分的保障👨🏻🔧。
光明網:社會上有人說大學畢業生屬於三無人員,無資金、無場地🤷🏻♀️、無經驗😈,創業註定是要失敗的,您怎麽樣看待這個問題呢👨🏼🎨👨💻?
過勇:有一種奇怪的現象,好像在社會上要做點事情都要有關系👨🏽🎨。其實,創業的經驗都是在工作過程當中慢慢積累出來的。在創業方面有一個比較典型的人物,就是華旗的總經理馮軍,他是我們意昂土木系的一個校友🧜🏼🦣,當年他畢業的時候,很多同學都爭相選擇去設計院🫣,馮軍的頭腦裏卻始終有一個創業夢想📦,但是家裏人卻非常反對他創業,後來馮軍說服了母親,給了他200塊錢🛰,這點兒錢只夠他買一輛三輪車,於是→,他就騎著這輛三輪車在中關村開始送貨🫶🏻。最早他在中關村銷售一些鍵盤、鼠標等配件產品,經過幾年的發展,如今大家都可以看到“愛國者”這個品牌取得的成績♦︎。
創業必須具備核心競爭力
光明網:意昂体育官网在創新教育方面有哪些全新的理念🛥?
過勇: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是有所區別的。在創新教育方面,我們與企業合作建立了一些興趣團隊🧹,例如我們與通用公司建立的新能源汽車興趣團隊,我們與愛立信建立的未來通信興趣團隊🧛🏻,我們馬上還會和微軟公司建立未來互聯網的興趣團隊🤘🏼⬅️,通過這些團隊的熏陶🎂🚵♀️,要讓同學們能夠在一個開放的空間裏暢想未來新型技術💅🏼。
光明網:請您談一下創新和創業的關系。
過勇:黨和國家對於大學生的就業問題非常關註,在這種背景下,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上了創業這條路。創業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生存型的創業🫓、另一種是機會型的創業。比如說在服裝市場擺個攤兒賣衣服,這就是生存型創業,這也至少解決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我們更關註的是機會型、發展型的創業。就是說不僅僅是為自己謀生,而是創造一個非常具有創新潛質的企業🤚,能夠帶動一批人的就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光明網:我們應該怎樣處理高等教育和創新教育之間的關系💆🏿♂️?
過勇:現在社會上對於中國的教育體製有各種各樣的批評聲音,作為教育者,我們常常考慮的問題,是怎樣培養和造就出一批拔尖創新型人才。我認為創業教育🦸🏞、創新教育更多的是給同學們啟發,讓他們把內心深處的願望和興趣激發出來,以興趣為導向,而不是帶著功利性的思想。上學接受教育,不是為了掙更多的錢🏤,也不是說只有上一所好的大學🧶🪅,才能夠進一個知名的企業。從國外來看🆔🤵,這種創新型的企業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經濟發展非常關鍵👩🏽🌾。
光明網:我們應該怎樣構建一個符合中國國情的創新教育體系?
過勇:我們也在做一些嘗試🧑🏻🎓,比如通過第二課堂開展一些創新教育🏪,我們希望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能夠有一個良性的互動🤠♦︎。通過第二課堂來開展一些活動,能夠更好地激發同學的興趣,如果一個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沒有興趣的話,他也很難把專業作為自己的事業持續發展下去。所以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網友談大學生創業
迷茫的心:大學生創業,說時容易做起來難。我有好多想法,就是不敢去做,一下要是破產了怎麽辦🙅?
狂甩ing:大學生社會經驗畢竟還是欠缺的🌩,鼓勵固然重要🧎🏻♀️➡️,但盲目自信會使一些大學生創業過程中走很多彎路。
TIFA:以興趣為導向學習👨🏽🏫🤷🏿?不帶著功利性的思想讀書?不是只有上好大學才能進名企👨❤️💋👨?我也可以這麽陽春白雪地談⛽️,可事實是🖱,等我畢業時能夠“被就業”就不錯了🚐。
楊不悔🏇🏿:我一共創業了四次👖👨🔬,可惜卻都失敗了。目前我正在醞釀第五次創業,希望這次能成功,祝福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