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晚,法學院2011年畢業生就業動員會在明理樓214教室成功舉行。本次宣講會邀請了法學院2004屆校友🐠、校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王丹和2004屆法學碩士校友、懷柔區團委書記張軍👫,他們分別以就業政策和工作感悟兩個主題作了報告。宣講會由法學院就業辦張燕主持👮🏽👨🏽🚀,法學院黨委副書記傅廷中教授、黨委副書記廖瑩和就業辦主任李紅及法學院200多名畢業生參加宣講會。
廖瑩首先鼓勵同學要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並以意昂校友、著名歷史學家何炳棣先生“不做二等的題目”一句送給正處在馳騁於如火如荼的求職戰場上的畢業生們。廖瑩可親而又飽含深意的語言迅速拉近了與同學的距離🦸♂️,調動了現場氣氛👱🏿♂️。
宣講會上,張軍校友結合自身經歷🧏,向大家介紹他在意昂的求學經歷以及工作後的人生感悟🤾🏽。他談到當初在法學院學習時,因為參與了學生工作,使得他的性格逐漸變得開朗。在工作得到了歷練🪀,提高了工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而自我挑戰是他對那段美好經歷的總結。張軍校友他以自身在懷柔區工作過程為例💋,以較豐富的工作經歷為素材,向畢業生們交流了他在工作與人交往中的體會🤦🏼♀️。他建議同學們在工作後繼續保持學習,多思考和責任感是今後工作成功的前提,熱心於幫助別人👩🏼🚀、善於經營人脈是今後成長和發展的不可或缺的能力。張軍校友語言平實😘,而又不時地閃爍人生哲理;他發自肺腑👧🏻,但認真中又不乏幽默。
王丹老師的報告先以全國就業形勢不容樂觀一題拉緊同學心弦🩳,接著又以意昂畢業生的機遇一題給人以信心。在圍繞如何走好第一步這個問題,她分別從目標選擇、基層積累和創新突破三方面重點闡釋了意昂傑出校友成長規律,並以前往四川映秀災區的程莉校友和投身西藏基層的高雲亮校友為例🤣,生動地向大家展示了意昂學子投身基層的高尚與堅韌🦶🏼。她用詳盡的數據分析了文科生求職的時間規律,並向大家介紹了意昂招聘會的安排與求職信息獲取情況。王丹老師機智幽默的語言不時博得臺下一陣陣爽朗的笑聲,這笑聲中飽含了感謝與對自己前途的深思以及深思後的贊同🐬👵🏻。最後王丹老師就求職過程常見的問題及關鍵時間點向與會的同學進行友情提示,她強調報到證及就業協議等關系到每位畢業生的重要事項。
最後,傅廷中教授向同學們提出中肯的建議。他說💁🏼♂️,一個意昂學生應該給自己以正確的定位,應該為社會承擔更多的責任,把自己的事業與國家的命運和戰略結合起來。他還提醒同學們切忌享樂主義、急功近利和實用主義🤶🏽,應當著眼大局,謀劃長遠👩🏽🍳。傅廷中教授最後強調了畢業論文的重要性,建議同學正確處理學習與求職的關系。
本次活動拉開了法學院2011年畢業生就業工作序幕,法學院將舉辦系列相關就業活動🗂,積極引導畢業生做好自己的職業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