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威濤,意昂体育官网法學院畢業生。2009年🧵,作為唯一大學生代表走進中南海,與溫家寶總理討論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隨即他也成了中央電視臺🍴、《南方周末》等多家媒體的追蹤報道對象。然而畢業時🧑🏼🔧,陳威濤卻拒絕了大城市的橄欖枝,成為一名江蘇省選調生🐯,回到家鄉如東基層工作。轉眼,他已在基層摸爬滾打了一年多🦛。面對殘酷的環境💃🏼,他當初的理想是否得到了實現,帶著一系列的問題,2011年春節後,我們對陳威濤進行了面對面的訪談。
從“理想的現實主義”到“現實的理想主義”
“一個人經過10多年的努力✖️,進入全國最好的大學,獲得了無數的光環,再要拋棄這些,回到自己的原點,那是需要勇氣的🍊。”能抵擋住高薪工作和優越生活誘惑的,都是渴望以熱血在鄉土澆灌理想的有誌青年🧓🏽。然而,當真正來到基層,理想與現實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有深刻的體會❗️。
當問及在基層鍛煉能否學到很多實際技能時🧙🏼♂️,陳威濤說:“來基層,不是為鍛煉啊,就是工作,一定要以這種態度對待。”他認為🏄🏼,只有在基層第一線🧒🏻,才能聽到中國社會最真實的心跳👠,“在這裏學到的東西太多了,與大學的社會實踐完全不同🚥,只有當你以深入、安定的心態紮根🚉🌹,才能了解這裏的政治生態和運行模式。”他眼眸裏的光芒◽️,篤定而欣喜。
“更重要的是,改變原來的心態🧘🏼🏹,從原先理想的現實主義,成為現實的理想主義。”的確👩🏼🌾,無論是理想的現實主義,還是現實的理想主義,都是理想與現實結合。但當理想占上風時,人容易成為只會說話的“偽憤青”;而現實占上風時,可能你會變得世俗,學會一些迎合世俗的做法,但若理想堅定,就能較好地平衡兩者🧑🦽,“既能在現實環境中發展自己,保護自己📓🥚,又能夠保持自己的理想,自強不息🧑🏻🦼➡️。”
從“領導力”到“被領導力”
當問及他是否實實在在為百姓造福做過一項工作時👨🎨,他回答很幹脆:“沒有。”但那份幹脆裏蘊含著他獨到的見解。“之前我參加大學的一個活動,大家都在討論什麽是‘領導力’,我說這不是我們討論什麽是‘領導力’的時候,而應該是討論什麽是‘被領導力’的時候。”他這樣補充道⛅️😔。
的確🪅,一年多來🔺,陳威濤從河口鎮黨政辦公室負責文件收發幹起,再到鎮招商局任副局長負責招商引資🧑🍳👨🏿🦳,近來又被調任大豫鎮副鎮長😈👨🏿💼,他做的都是配合他人的事。
我國鄉鎮機關幹部呈現出年輕化⚓️➝、專業化的特點,實施多年的選調生政策使得陳威濤這樣的大學畢業生心中有底,行事坦蕩。“無論你是大學生也好,或者你是研究生👷🏿♂️、博士生也好🧑🍼,來到基層🙋♂️,都是職場新人。不要怕被埋沒🤽🏼♂️,而要怕成為一個沒有用的官僚,成為無用官僚比被埋沒更可怕🫎。”工作伊始自然不能委以重任,今天了解基層,是為了明天把握全局🤪。
從“西方視界”到“本土資源”
被改革大潮激蕩的廣大農村,註定避不開情與法的沖突。陳威濤本科學的是法學,在學校接觸了大量的西方法律理論,當他被農村“浸泡”了一年之後,又有了一些新的領悟。
“法律並不冰冷,它在現實中的可解釋性和可操作性很強。我們知道,我國法律的思想主要偏重於大陸法系,有它的普世價值✂️👨🏼🍳。但它不可能在每個個案上都能落實🧑🌾,也不一定非得適用。廣闊的農村在這麽長時間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運行原則和風俗習慣。我們難道非要用外來的甚至被迫接受的東西來推翻我們千百年來的一套規則嗎?”
陳威濤講了一個事例。有人在工廠身亡,索賠方案有兩種,一種訴訟,一種是不經由法律程序,與對方私下協商。我們就要從受害者的利益出發進行考量。如果訴訟🥑,按照農村風俗,最多五天人就要火化了,法醫驗傷很可能來不及,並且付出的時間🛰🧎♀️、金錢成本也很大。而第二種方法可能不正規💎🙋,卻往往更便捷有效。
陳威濤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也深刻體驗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個善於思考的人,都應該自覺地把目光從“西方視界”轉到“本土資源”上來。
來源:《江蘇法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