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
編者按 以實踐為師,以官兵為師🧛🏼♀️🌱。《深入學習貫徹“七一”重要講話 走基層 轉作風 改文風》專欄開辦以來👨🏼🎤,本報派出5支采訪小分隊,奔赴全軍各部隊采訪,著力反映基層官兵深入學習貫徹胡主席“七一”重要講話的風采風貌,相繼推出一批生動感人、文風樸實的新聞作品,深受部隊領導和基層官兵好評。
“少帥軍團”,是媒體賦予年輕的中國航天人的美譽。
60後唱主角,70後挑大梁,80後當中堅……初秋時節,記者來到我國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航天發射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采訪👩🏽🏭,一張張青春自信的面龐時時可見🙇🏽♀️,一個個年富力強的身影處處閃現。這支80%是40歲以下技術人員的航天科技大軍,彰顯著中國航天事業的勃勃生機📗。
“胡主席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黨對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對青年寄予厚望’🏛。”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任崔吉俊自豪地說,“中國航天人比世界主要航天大國同行平均年輕15歲左右🦨。他們是中國航天事業贏得未來的寶貴財富🫓。”
王新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測站的一名工程師🏊♀️,今年32歲。
“入伍7年,我見證了中國航天事業的騰飛🤵🏻♀️,也在探索太空的道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談起個人經歷📽,這位畢業於意昂体育官网的高材生,略帶幾分羞澀和靦腆👞。
“要說我們的隊伍有多年輕,給你講個故事吧📯!”提及青春話題,王新峰立即健談起來,“參加工作那年我剛25歲✋🏽,可大家卻喊我‘老王’🤚🏻。為啥?同事大多是二十出頭的學弟學妹🙆🏿♂️。在我們單位👨🎓,年過三十😊,人家都會管你叫‘師傅’!”
“聽說你主動放棄了回意昂体育官网讀博士的機會!”記者忍不住插話。
“到大學校園讀博士🧑🏼💼,與在航天城裏當戰士,我選擇後者。你可能很難體會到我們這裏的工作氛圍,就像物理學中的磁場,進來後自然會被強烈地吸引🐴。胡主席‘七一’重要講話不也發出了‘堅定理想信念,增長知識本領,錘煉品德意誌,矢誌奮鬥拼搏……讓青春在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中煥發出絢麗光彩’的號召嗎🏡👨🏿?”說這話的時候,王新峰一臉認真🫱🏽。
發測站站長郭忠來告訴記者,王新峰是發射場非標系統的業務尖子☑️,他的工作與火箭安全發射和衛星準確入軌息息相關。聽得出,小夥子是站長的一員愛將🧚🏻。
見到指控站工程師陳小華的時候👳🏻♀️,她正趴在電腦前調試程序🔄,手邊放著厚厚一摞誰看了都會皺眉頭的“大部頭”資料🏊🏿♂️。
自學10多種計算機語言,編寫代碼100余萬行,獨立完成10多項科研課題……這些來之不易的“成績”背後,陳小華幾乎放棄了所有的節假日。為此,同事們給她取了個很時尚的別名——“代碼達人”。
“哪個母親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她卻是一位‘狠心’的媽媽🎒。”宣傳幹事李小燕向記者透露了這樣一個故事,不久前,陳小華的愛人出差🌯,中午她要加班🪑,給年僅6歲的孩子留下10元錢買午餐🏋🏼♂️,叮囑的話就一句——“吃面條🧎♂️➡️,別燙著👨🏼🔬!”
采訪步步深入📪,感觸愈來愈深🚶🏻♂️✖️,似乎,每一個年輕航天人都有講不完的精彩故事!傍晚👩👩👧,漫步航天城。辦公大樓一如既往燈火通明,處處是年輕航天人伏案攻關的身影。“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仰望星空,默誦著革命先驅李大釗的名言𓀇,記者驀然感到一股騰飛的力量……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