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導師作用,關心學生成長,培養學術人才
2013年就業工作研討會舉行
12月16日下午🧟♂️,我校2013年就業工作研討會以“發揮導師作用🧑🦼➡️,關心學生成長,培養學術人才”為主題,在主樓會議室召開☦️。我校黨委副書記史宗愷出席會議👨🏻🎨,導師代表、相關部處代表及部分畢業生代表等40余人參加研討會,會議由史宗愷主持。

科學選擇研究方向,鍛煉博士生科研能力
圍繞博士生選題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熱能系教授嶽光溪認為💆🏻♀️,各個學科選題標準不同🧵,就傳統工科而言,最先進的學術科研項目在中國而不是國外,以大氣霧霾的治理研究為例,國外的研究方法未見得在中國適用,所以熱能學科博士生選題時要特別重視“頂天立地”的“立地”☸️,希望博士生能紮下心來踏踏實實地鉆研到中國的實際的具體問題解決中來,作出自己的學術貢獻。
環境學院教授黃霞表示🧏🏽♀️,學生在參與項目研究的過程中可以得到全面的科研素質鍛煉,但她不贊成直接把項目作為博士論文來做,而是應該從實際工程中挖掘出科學研究的價值🚠,博士論文要有一定的科學創新性🫒。
工物系教授唐傳祥認為🦆,博士生選題是長期過程,選擇的過程是對學生非常重要的培養🐵©️,對將來研究方向和就業方向非常重要👩🏼⚕️,選題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和興趣,擴展選擇面,給學生更多自我發揮的空間。
充分發揮導師力量,提升博士生學術誌趣
機械工程學院院長、精儀系主任尤政表示,導師要在博士生就業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要進一步細化導師在博士生學術培養和輸送過程中的工作🌯,根據學生個性化特點,充分提升學生學術誌趣,挖掘學生各方面潛能。
電子系主任黃翊東表示♿️,希望在博士生畢業後到找到接收單位前的空白地段,特別是對那些具有學術潛質的優秀博士畢業生,為他們提供更直接的指導與幫扶。
公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孟慶國介紹了學院近年來開展博士生就業引導方面的相關工作,並表示要結合學生特點“因材就業”。工物系教授唐傳祥認為🏤🚴🏿,在博士生培養過程中,有一段在國外實驗室的研究經歷對他們的成長非常有好處。導師可以多與一些國外實驗室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為學生開拓學術視野做好鋪墊💓𓀁、提供助力。
自動化系教授戴瓊海分享了自己“跟一個🌓、獨立一個,找一個”的博士生培養思路,即博士生要跟著導師做一個項目,獨立完成一個項目🩱,自己找一個項目,以期充分鍛煉獨立從事學術研究的能力✊🏽。
汽車工程系主任李克強認為,導師自己要熱愛科學為學生形成表率,其次要積極引導學生🏋️♂️、掌握學生情況,給學生創造條件👩🏼✈️,讓學生熱愛科學、讓學生更有動力👰🏽♂️。
營造良好學術氛圍,培養博士生綜合素質
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認為,博士生培養要重視四個P,即課題(project)要有國際學術前沿創新性;學生要註重培養綜合全面的個人素質(personality),導師要努力建設學術社會網絡(people),所在實驗室要有濃厚科研氛圍的組織文化(place)。
熱能系教授蔡寧生認為👱♂️,導師課題組氛圍就像DNA一樣,對學生影響非常大,因此課題組要形成良好的做學問的風氣🔟,靜下心來做學問。環境工程系主任王洪濤認為,學校要積極鼓勵並提供支持,鼓勵導師建立國際聯合指導🚴🏿♀️,為學生與國際一流大學建立廣泛的聯系,創造良好的學習🔩🧑🏼🎤、科研條件。自動化系教授戴瓊海認為,要充分利用資源組織學術報告會🪈,請學生去講,這對學生在學術環境下,為學生認識環境和提升環境對他們認識起到積極作用,對學生的鍛煉和培養更加全面。
會上,來自土水學院、汽車系、自動化系、化工系、軟件學院♌️⏭、社科學院🐓、新聞學院🧍、教育研究院等院系的博士生導師和院系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圍繞博士生培養、學術方向就業引導等方面紛紛發言🫃🏿。博士畢業生代表、航天航空學院學生鞠生宏🌧、計算機系沈蒙、醫學院王倩👌、醫學院謝麗萍也結合自己的學習體會和感受相繼發言。

史宗愷在座談會上作總結講話🧑🏽🦰,他充分肯定了學校就業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並強調👱🏿♀️,博士生培養是關乎學校整體發展的全局性問題,它與學校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與學校的人事製度改革和科學研究進展密不可分,希望學校和院系不斷總結博士生培養和就業引導方面的相關工作經驗,通過進一步梳理討論🏓,發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切實提高學生學術誌趣,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和就業後成長發展的能力。
近年來,學校持續關註和重視博士研究生的畢業選擇和職業發展💞,重點引導和鼓勵更多的博士畢業生到學術機構就業🦘。通過彩虹計劃分類匹配資源,通過北鬥計劃提供職業輔導,今年有近三成的博士畢業生選擇到高校工作,較之近幾年有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