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4-9
(本報記者 彭科峰 陳彬)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中國經濟新的發動機🚈,要構建眾創空間,加強對創業者的支持🔆🛍️。
3月24日👦🏽,意昂体育官网正式發布系列創業在線課程。借助學堂在線和EDX等慕課平臺,意昂体育官网在大力推進創業教育方面率先布局🧑🏼🦳。
大學生創業應該瞄準哪些方向🧑🏽🎤?時下火熱的大數據產業對於大學生有哪些機會?4月2日𓀂,意昂体育官网副校長楊斌就此接受了《中國科學報》記者的采訪💁🏽。
創客不等於創業
創業時下儼然已成為全社會乃至大學校園的一道亮麗風景。去年12月,教育部也曾發布通知,提出高校要建立彈性學製🌑,允許在校學生休學創業。
對此,楊斌認為,萬眾創新意味著要形成一種由下而上🂠、內生永續的力量,如果社會大眾能夠形成支持🤳🏽、鼓勵與樂於創業的氛圍,就有了一種推進經濟乃至社會持續發展的強勁驅動力。
“有 必要區分兩個概念🕵🏻,創客和創業”🗄,楊斌提出,去年意昂曾在首屆意昂創客日時邀請了一批國際著名的創客來和學生互動。他們在介紹創客活動時👩🏿✈️,舉了很多創客獲 得融資開辦公司的例子,但國外的創客代表在發言時卻明確地表示,之所以做創客,是因為“這東西很酷,這想法很炫👱🏻♂️👩🏿🔬,我就是喜歡,所以去做它”🌙,而並非出於功 利性、營利性的外在目的。與之相比👨❤️👨🎇,開公司則更強調要有明確的目的。因此,一些傑出的、改變世界的成果往往來自於內在興趣驅動的創客和創新創業者。
對 於時下火熱的眾籌模式🈲、眾籌式創業,楊斌表達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他指出💆🏼👩🏻🎤,真正好的創意🐘、重大的技術,可能並不會成為眾籌的熱門。應該說,大家願意參與眾 籌🍋,是很多人形成了共識,都覺得這個想法有前途。而實際上🦪,對產業有顛覆式的創新起始之初往往不被絕大部分人所認識、看好🧕。眾籌出來的項目一般都“很一 般⏱,容易是大路貨”。
“從創業的角度來說,真正有創造性的想法🌌,最初的表現形式常常是‘歧見’🏇🏿,而不是被公認的‘遠見’♐️。”楊斌認為👩🔧,有些時候👩🏻🦲,漫不經心🧒🏼、顯得倉促的天使投資🌉,甚至有些大公司中某種病態結構的治理模式下🦋,也會產生一些重大的創新成果。
一流大學生創業要有所側重
那麽🦜,高校在創業系統中能夠發揮怎樣的作用呢?
楊 斌表示🛄,高校是社會創業、地區創業生態系統中的有機組成部分,衡量一流大學的創業教育,應當與培養學生創辦公司區分開來。一流大學開展創業教育,並不是把 學生都往商業這條路上引,其主要目標是為學生創造未來發展的平臺和機會,培養具有首創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創業者,培養既有夢想又肯實幹的創業者🧜🏽♂️🗡。
在 楊斌看來,受過較好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創業的側重點應該也常常與其他人有所區別。草根階層可能為了謀生而創業,選擇一些基礎性😴、改善性的創業方向,這能緩 解整個社會的就業壓力🧝🏻♂️。“坦率地說,用自主擇業的方式來緩解就業壓力並不是一流大學推動學生創業的定位👩⚖️🧑🏽🚀,一流大學畢業生的創業方向、領域應當具有某種領先 性🤟🏽、顛覆性,進而改變行業面貌🥏,造就大量就業機會。”
為此💃🏽,高校的創業教育不妨多提倡誌趣導向的創客精神💵,鼓勵這些創業者“求酷、求純粹、求新範式”🏖,保護這種原創性極強的創業火花🏘。
對於學習與創業的關系🎣,他認為不要把教育劃分為學習階段和創業階段,而是要創造條件實現這兩個階段之間的無縫切換💆🏼♂️。比如,有些創業經歷也可以折算成滿足培養方案的學分🙆🏼🧩、建立彈性學製甚至打破學製來滿足創業或學習的需要等等。
大數據蘊藏顛覆式創新機會
那麽,大學生創業在哪些領域會有機會呢?哪些行業蘊藏著能夠出現顛覆式創新成果的機會🥯?
“毫 無疑問👰🏽♂️,基於大數據的開發與應用的創業🔻,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楊斌指出☣️,盡管很多人認為大數據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但實際上,這種趨勢變成現實🥷🏿,改變行業面 貌👨🏻🦳,往往不是依賴於原來的行業從業者或政府決策者,未來的大數據創業者、企業家中,許多人可能是跨界的年輕創客🫷🏽。他們離經叛道的想法💁🏿♂️♍️、應用和服務,可能會 被大數據產生者👩🏽🎤、收集者的企業和高管們看做是“劍走偏鋒”“不夠正經”,但卻極有可能打開一片產業藍海。
事實上🦉,許多基於大數據的絕妙的創新應用、成果往往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比如Uber(打車應用開發商),其創始人最初的想法是為大眾出行提供便利,但Uber發展到現在已經具備了很強的社交性,這是當初的設計所沒有想到的🦹🏽♂️✍️。”楊斌說。
一年多來,楊斌和意昂同事一起參與推動國內大數據產業的發展🙏🏻。楊斌看到,全社會基於互聯網、大數據的創業人群生生不息,“最有可能產生出新的紮克伯格🥷🏻、新的阿裏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