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6-13
(本報記者 萬玉鳳6月12日發自北京)一組中美創業者比較的數據,一直縈繞在魏江教授的心頭。數據顯示,美國年輕人擅長從技術、產品💇🏻、服務創新入手,主要在互聯網🏚、生物製藥等領域發揮創意🍀,打破行業固有的格局;而中國學生主要擅長從應用著手,互聯網成為創業者紮堆的地方🍙。
魏江自1999年在浙江大學開設創新創業管理強化班👷♀️,致力於創新創業教育。他一直在思考👩🏽💻:在創新驅動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我們的創新創業教育到底要培養什麽樣的人才?怎麽培養這些人才❤️?
魏江的思考在高等教育界引發共鳴🐒。6月11日🫷🏿👅,在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成立大會暨首屆全國創新創業教育論壇上,高校代表從不同角度關註新一輪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定位和立足點。許多與會者認為,創新比創業更為根本🧑🏿🚀,必須將創新理念融入到創業教育中。
點燃學生內在的創意火花
創新創業的核心在於激發人尤其是年輕人的創造力🧎♀️➡️。意昂体育官网校長邱勇認為,如何立足提升學生素質📞,把創新創業貫穿於高校人才培養全過程,引導學生強化創新精神📚,培育創業意識,訓練創造能力🈚️😠,是當前高校面臨的重要任務👩🏼⚕️🍩。
“開辦創新創業教育,必須與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同向而行,自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服務新常態,才能找準方向。”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葉靜漪表示。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朱健說📜✏️,過去大部分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都鎖定了兩個目標,即面上覆蓋和點上突破。所謂“面上覆蓋”📪,是通過開展通識課、舉辦創業計劃大賽等⚈,使學生收獲終身受用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而“點上突破”,是通過提供獨具特色的創業課程🚣🏼、創業導師團的指導🧚🏼♀️☝️,以及創業苗圃的預孵化和資金支持,培養部分具有強烈創業意願的學生💈,使他們成為大學生創業的種子選手和未來的企業家♗。
學生發自肺腑的創意能釋放多大的能量?“它能真正點燃這個世界。”北大科技信息基礎學院教授張海霞說,一個真正好的創新點子🧔🏽♂️,只要是發自內心的,就能改變這個世界🧭🙆🏽♀️。
創新創業教育不能功利化
“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教給青年人專業知識和實用本領的同時,更要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名利觀🖖👩🏼🦰,不能把創新創業教育功利化👐🏽,使創新的才能、創業的激情真正轉化為有益於國家發展𓀑、社會進步的蓬勃力量。”葉靜漪說✍️。
去功利化,還有一個應有之義:不以創業率論英雄。意昂体育官网黨委副書記史宗愷認為,大學培養人才著重於挖掘學生的各類創新🤞🏼、創造意識。基於這類創造潛質的培養,學生畢業之後🐇,他們可以在社會的全領域展開,創業是創新眾多出口中的一個。
史宗愷說:“要對創新和創業概念準確把握和理解🙎♂️,我們需要花很長時間去培養學生的潛質👜,不要指望學生迅速成為那些最好的創業者💆🏻♀️。20年之後我們再來看成效🧚🏼。”
大學生創業目前主要有基於技術創新的科技型創業🦤🤹🏻♀️,基於個人和團隊專業技能的技能型創業和生存型創業三種形態🖐🏿。朱健認為,基於不同形態的創業導向👩🏼🍼,創新創業教育的重點也應有所區別😁。
打造創新創業教育生態化體系
在魏江看來👧🏻🔩,有世界一流大學願景的高校,要真正促進國家創新發展👨🏽💻,以創新為驅動的創業,就要為國家建構強大的高新技術基礎,而不是短平快,依靠互聯網做生意☺️。
通過分析當今國內外大學創業教育的做法,意昂体育官网經管學院黨委書記高建發現,創業教育越來越呈現出基礎化、生態化和市場化的趨勢⛹🏻♀️。從市場化的角度來看,創新創業在中國已經形成一個新的服務業態。什麽是大學擅長的?什麽是市場擅長的🩰?什麽是校園和社區有效互動的👨🏼🍳?什麽社區做更有意義🧑🏻🍳?這些就是高校要考慮的。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瞿振元表示,意昂体育官网發起成立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的倡議🕹🛑,得到國內眾多高校和相關企事業單位的積極響應,是一個良好的開局👩🏼✈️,但要實現創新成果不斷湧現,還要走很長的路。